借“东数西算”东风,北京超算商业化进程不断提速
“这是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在第二十四届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上给予了至高的评价。
2022年,北京冬奥会让人震撼的不仅是惊艳世人的开幕式和精彩激烈的比赛,其无处不在的“黑科技”更是彰显出“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其中,冬奥会气象保障服务首次应用百米级气象预报技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最新科技手段的运用,实现了对赛区气象的精准预报,而冬奥会气象保障服务背后正是超算中心提供算力支持。
“超算”顾名思义是指“超级计算机”,相比于数据中心,每秒运算能力可达十亿亿次、百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常被看作是“阳春白雪”,而超算中心更是一项让常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工程。
如今,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算力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力和驱动力。在算力需求激增的当下,“东数西算”工程应运而生,统筹布局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助力我国全面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化。
而“超算”也借着“东数西算”东风,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东数西算”加速算力经济时代
“东数西算”无疑是一盘关乎数字经济的大棋,相关机构测算的数据显示:区域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点,其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5%和1.8%。
“数据、算力和算法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资源,数据是新的生产资料,算力是新生产力,算法是新的生产关系”。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东部地区的计算需求不仅仅有科学计算和大数据的处理需求,还包括增长更快的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计算等需求,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多种类型智能计算。智能计算和传统科学计算不完全一样,它是一种应用范围更广且与数字经济关系更为紧密的通用计算需求”。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基建不断完善,各类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必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的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提升。“东数西算”工程是我国从国家战略、技术发展、能源政策等多方面出发,启动的一项世纪工程,其历史意义和战略价值将与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世纪工程相媲美。
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推动数据中心向西大规模布局,目的就是要实现数据中心合理布局、优化供需、绿色集约和互联互通。通过全国一体化的数据中心布局建设,有助于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提高算力使用效率,实现全国算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也能就近消纳西部绿色能源,持续优化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
从这个角度而言,“东数西算”既是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着眼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选择。超算作为“东数西算”的重要一环,将在其中发挥重要的算力支撑作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产业发展和应用场景强依赖于算力要素,金融市场高频交易、VR/AR、超高清视频、车联网、联网无人机、智慧电力、智能工厂、智能安防等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和业务,将依靠足够的算力支撑而得到快速发展和落地。
在张云泉看来,“东数西算”的推行对算力市场是一个利好消息,尤其是算力服务型企业,中国会在国际上率先形成一个“算力经济”的新产业链。“算力经济”一词是张云泉研究员最早在2018年提出来的概念,直到2021年底,随着“东数西算”世纪工程的发布,“算力经济时代”已经正式开启。
北京超算下好“先手棋”
一直以来,人们将超算誉为“计算领域皇冠上的明珠”,反映了一个国家科技的综合实力,是大国重器。今天,除了科学研究和计算以外,超算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天气预报、基因制药、石油勘探、汽车设计、航空航天、金融期货,乃至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都可以看见超算的身影。
借着“东数西算”的东风,超算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各地打造超级计算机,持续壮大国家超算中心体系的热情不减;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型工作负载不断涌现,人们对强大算力的需求持续升温,这对超算产业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国家级超算中心之外,由各地方政府和各种社会资本支持的超算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将超算算力从原来有限的科研领域拓展到无限的千行百业的商业应用中。
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简称“北京超算”),成立于2011年,是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导、院市共建的“北京超级云计算和国家重要信息化基础平台”,现坐落于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怀柔科学城。由中科北龙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长城伟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并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839493)分别代表国家顶级科研机构、怀柔区人民政府、行业领军企业共同发起设立的北龙超级云计算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北龙超云”)负责实体运营。为推进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实施,北京超算已在北京、宁夏、内蒙等地前瞻性地布局了三个主算力枢纽,以构建跨域资源协同调度体系,优化算力之间的统筹联动。在助力北京市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核心战略布署下,总投资10亿元的北京超算(二期)将于2022年盛大启幕。
作为超算大国,我国的超算市场可以根据服务对象不同分为三类:尖端超算、通用超算和行业超算。其中,通用超算主要聚焦行业“中小散”用户的海量需求。
而北京超算的目标市场是通用超算,主要面向万核以下(尤其是千核以下)的应用,为需求不一的海量用户提供租赁式超级云计算服务。在2021年11月发布的中国高性能计算机性能TOP100排行榜中位居同构众核CPU性能第一名,在2021年度“AI Perf500”AI GPU算力系统上榜总量份额第一 。
这样优异的成绩得益于北京超算基于用户需求驱动的资源优势和前瞻性布局。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技术方案总监甄亚楠表示:“超算中心是超级计算机的运行载体,面向的是科学计算。其有别于数据中心的是超算中心更加侧重于计算、分析能力。基于出色的计算能力,能够完成标准计算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耗时过长的、成本过高的问题或者数据分析工作”。
其实,北京超算在“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之前,就已经下好了“先手棋”。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总经理吴迪介绍,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在超算中心方面布局比较早,在2019年就已经在重点布局,目前在北京、宁夏、内蒙等地前瞻性地布局了三个主算力枢纽,已经形成了一个有能力服务全国用户的算力网络,并且取得了突出的应用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北京超算已经具备三个要素能力,即算力建设能力、平台服务能力、服务保障能力。相关的技术和产品,如超算云、AI云、行业云、设计仿真云,已经在多个企业项目中落地实践。
为推进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实施,北京超算将构建“东数西算”跨域资源协同调度体系,优化算力之间的统筹联动,通过构建超算算力网络,用户可以按需调用全国范围内的计算资源,实现网络、算力、人才等各方面的协同。
北京超算商业化进程提速
商业化的本质是市场化,需要精准把握用户需求和行业趋势,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北京超算通过商业化运营一方面实现创收反哺到中心建设的投入中,另一方面解决了各行业用户超算应用成本高、难度大的问题,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致力于科技创新,全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但做超算市场商业化“吃螃蟹的人”,不仅需要极大的勇气,更需要具备硬实力和精准的战略及战术。
在成立之初,北京超算也是按照传统超算模式发展,其建设和运营模式与国家级超算中心如出一辙。国家超算中心模式对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为满足快速且不断外溢的市场应用需求,由地方政府与多元化商业资本支持的北京超算主动出击,在超算商业化的赛道上率先冲了出来。令人欣慰的是,从2018年至今,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已服务超过18万用户,很好地满足了用户对更多计算资源、更快计算速度、更好用户服务体验的需求,实现了建设方式和服务模式的一次重要创新,同时实现了自给自足、灵活外延的正循环。事实证明,北京超算当初选择商业化这条道路并不是盲目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有的放矢的。
对于超算中心的建设和运营而言,“东数西算”带来的最大改变是观念上的转变。“我们没有采用传统超算一步到位的建设模式,完全以市场化模式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进行动态扩容,对不同类型用户需求针对性地提供不同资源配置与服务”吴迪表示,北京超算聚焦通用计算市场,面向海量无超算资源的用户以及中小微超算用户,这种动态扩容、随需供应的建设运营模式,在降低硬件投资压力的同时,能够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提升用户服务上。
面对“东数西算”这个大工程,北京和东部地区的其他省份一样,面临着同样的新命题:怎么样把算力变成撬动数据变现的一个支点?
北京超算作为北京乃至全国最大的通用超算算力服务单位,积极参与北京数字经济建设。怀柔科学城作为“十四五”重点规划的三城一区建设的一城,算力经济背景下,北京超算将全力服务怀柔科学城建设,为大科学基础设施、新型研发机构提供公共算力服务平台,提高研发效率,助力科研成果更快产出;同时,为园区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平台,包括:制造业、生物医药业、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方向,北京超算有适合不同行业的高效能算力解决方案,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降本提效。
春江水暖鸭先知。算力经济大潮涌来,超算商业化的新征程已全面开启。北京超算希望能够与各地政府、企业、高校等产学研合作,积极培育超算中心带动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创业生态,更好地为“东数西算”工程助力,不断地升级算力服务品质,以提高科研生产效率,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为国家科技进步贡献力量!